为什么我不在社交网络上post我的生活
讲那么多,其实理由就一个:我的生活post出来会被可怜。
当然是开玩笑的,连可怜我的人都没有。
社交网络上总是有各种生活post,从摄影、徒步,到美食、旅游,甚至去了某个conference,competition。我表面上讲:羡慕,羡慕,其实心里真的很羡慕。
贫瘠到可怜的生活,大家都过得一样,发了某个动态无非是:那家伙过的和我一样。我想着过不一样的丰富生活,但是实际上办不到,每次都要强忍着悲痛打开动态,康康有没有某个特别让人羡慕的post,鞭策一下自己。鞭是有的,策目前还没有体现出作用。
所以说,贫瘠的生活都是一样的,丰富的生活各有各的丰富。
没有物理上的丰富生活,转换一下思想,过点精神上丰富的生活,貌似是可行的。旅不起游还买不起书吗?看书貌似还是比较可行的,羡慕别人也没有办法,不如安慰自己一下:好歹读了两本书,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,一样的一样的。
但是讲回practicalness,人的塑造是inner和outter issues同时存在的,无视客观环境的影响,只强调个人意志不现实也不符合客观规律。凌晨四点起床拍摄朝阳,朋友圈一片吹捧:牛皮、羡慕、技术好,对于推动摄影这个兴趣有极强的正向作用。但是反观读个书,能坚持几十本发个圈子看起来也只是作秀,或者是装逼。
现实情况是,大家都默认读书是应该做的事情,即便你读了很多,也没有一种界限区分读了、没读的人。讲到“读书的习惯给人的气质有加成”,但是这件事情太遥远,远到也许五年也没有分别。好一点的情况是你自信自己的肚子里墨很多,偶尔掉掉书袋还能符合水平;差的情况就是害怕自己读书的水准没有自知之明,忐忑地、谦虚地表达一下:没什么,我很少读书的,这个恰巧我懂点。能一直保持谦虚,还能一直读书,建议读书读成在世孔子。
没什么,发两post我读了书嘛,但是想想就觉得不会有人点赞,开上帝模式还感觉自己在装逼,太尬了。我又不能讲:
Hey there, take a look into my brain, I’ve got hurdreds of books inside. I’ve got knowledge and humors. I am a guy worth contacting.
如果我真是这样的人,还好;要是我没那么objectively interesting,完了,fuck my life, 我当时为什么要装这么一下。
读书,读他娘的,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必然不能有效的执行。选择某种流行的、备受推崇的新兴趣更practical点,但是又想想社会语境总是强调读书,好像是某种反讽:我们假装推崇一下,当然有真大牛就真推崇。
所以,为什么我不在社交网络上post生活?
因为我真的啥也不会,学点东西搞不好可以拯救一下我的朋友圈。
为什么我不在社交网络上post我的生活
https://nyte-bk201.github.io/2019/11/18/为什么我不在社交网络上post我的生活/